“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典型文物建筑火災風險評估方法研究”通過績效評價
12月22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jiān)測預警與防范”重點專項“文物建筑火災蔓延機理與評估預警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織召開課題績效評價會議。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范維澄、張來斌等權威專家組成專家組。
由建研防火承擔的“典型文物建筑火災風險評估方法研究”課題獲專家一致好評,順利通過課題績效評價。課題參加單位包括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
課題組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響,調研了超過一百處不可移動文物,涵蓋了古建筑、近代現(xiàn)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文化遺址等不可移動文物類型,以及宮廷府第建筑、防御守衛(wèi)建筑、陵墓建筑、園囿建筑、祭祀性建筑、橋梁及水利建筑、民居建筑、宗教建筑、娛樂性建筑等使用功能,覆蓋了24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取得了扎實的一手資料。
課題針對典型文物建筑的火災風險評估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包括:構建了消防管理、火災危險源、建筑防火、消防設施、救援能力等風險因素及文物建筑價值因素的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構建了火災風險與消防保護水平之間量化平衡表征的評估架構,建立了綜合指標體系實時可變權重算法和實時可變分值模型的文物建筑火災風險動態(tài)評估方法,實現(xiàn)了文物保護的“最小干預”原則;基于文物建筑火災風險動態(tài)評估方法、多監(jiān)控源數(shù)據(jù)融合和可視化建模,形成了文物建筑群火災風險動態(tài)評估結果快速可視化技術,建立了適用于官式建筑、民居等典型木結構文物建筑的火災風險動態(tài)評估系統(tǒng),集成于項目組文物建筑群火災綜合防控平臺,實現(xiàn)了文物建筑火災風險實時動態(tài)預警,提升了火災風險評估和預警先進性,示范效果良好;結合文物建筑特點,編制了適用于文保單位的《文物建筑火災風險評估指南》,規(guī)范了文物建筑火災風險評估方法、流程、要點,有效提升了文物建筑消防管理水平。
(供稿:肖澤南 編輯:王恬)